98在线视频噜噜噜国产_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_超碰爆乳超爆乳中文字幕系列_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

您的位置:首頁 > 文化資訊

絳州毛筆:傳承兩千年,凋零誰之痛

中藝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 2011-09-15
  運城市新絳縣,古稱絳州。絳州的澄泥硯,聞名于世,絳州的毛筆,卻鮮有人知。

  新絳縣中城巷,古香古色門廳之上掛一牌匾“于良英筆莊”,筆墨蒼勁,是我國書法家董壽平所書。此處,乃絳州毛筆的傳承手工作坊之一。而全絳州僅余兩處制作毛筆的筆莊,另一處為“積文齋筆墨莊”。

  據(jù)史料記載,絳州手工毛筆生產(chǎn)已近兩千年,鼎盛之時,絳州 “筆墨一條街” 商賈摩肩接踵,從業(yè)者三百之眾。今日,絳州毛筆瀕臨失傳,是不爭的事實。毛筆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的魂魄,是什么造成了絳州毛筆的困境?現(xiàn)代文化的沖擊,制度發(fā)展的桎梏?絳州毛筆還有無重振雄風之力?

  逃難絳州 學藝養(yǎng)身

  1943年,河南濟源大旱,11歲的于良英投奔新絳縣的表兄李忠會。在筆墨一條街上,表兄經(jīng)營著一家毛筆莊“俊德堂”,于良英就在“俊德堂”里安了身。

  學做毛筆是一件苦差事,制作工藝分水活和干活。水活,顧名思義離不開水,主要是毛筆的前期工藝,從選原料到筆頭做成,要學四到五年方能出徒。而干活則是粘筆、修筆、攏筆、定型等工藝,學下來也得兩到三年。

  白居易曾以“千萬毛中揀一筆”和“毫雖輕,功甚重”描述過制筆之繁復。大多學徒學了水活,不學干活,學干活后就不做水活。而其時的于良英只為求口飯吃,什么活都學著干,凡事用心揣摩,反倒受益無窮。10年后,于良英掌握了水活、干活的全部要領(lǐng)。

  當時,新絳縣“筆墨一條街”上,活躍著二十多家老字號,都是響當當?shù)呐铺枺耙黄俘S”、“晉德坊”、“翰文齋”等,因絳州是旱碼頭,各地往來商人眾多,來“筆墨一條街”買筆幾成慣例,加之專門前來批購毛筆的商人,生意相當興隆。

  隨后,表兄不幸去世,“俊德堂”解散,伙計們各尋出路。上世紀50年代,新絳縣成立筆墨社,公私合營,于良英與一干制筆伙計進入筆墨社重操舊業(yè)。不久,筆墨社改制,新絳縣成立了工藝美術(shù)廠,50余名制筆技術(shù)人員復又進入美術(shù)廠工作。1978年,因毛筆銷路不暢,廠領(lǐng)導決定將發(fā)展重點放在其他工藝項目上,毛筆車間停產(chǎn)。

  自己一輩子的手藝無處施展,于良英難以釋懷。在一些縣領(lǐng)導的提議下,1990年春,他成立了“于良英筆莊”,所制毛筆得到著名書法家田英章、劉丙森、董壽平等人的青睞。

  新絳縣另一處手工毛筆莊——“積文齋筆墨莊”的主人張永福老人,也是河南省濟源人,今年93歲,比于良英老人早十幾年來到新絳。當年家貧,他投奔老字號“翰文齋”學藝。1936年,學有所成的張永福與師傅兩人開辦“積文齋”,制售毛筆。退休后,不甘技藝失落,其重設“積文齋”,并將制筆技藝教授于女兒和女婿。

  筆莊制筆優(yōu)良,書法大師韓左軍曾為其揮墨:“積文齋制紫色毫看之尋常,用之俏,不信請君著墨瞧,只道絳州澄硯好,誰知毛筆亦為豪,中城古巷訪張老”。

  潛心凝神 再續(xù)傳統(tǒng)

  實際上,新絳工藝美術(shù)廠毛筆制作車間運作階段,也有不少年輕人學藝以養(yǎng)身。如今,數(shù)目不小的一群制筆人大都轉(zhuǎn)行。

  “做筆太苦太累,而且費盡千辛萬苦做出來,沒有人買,無法養(yǎng)家糊口。因此,大多數(shù)人選擇了放棄。”于良英的兒子于善民說,耐不住寂寞,受不住清貧的人,是無法靜下心來做筆的。

  做毛筆選料很重要,羊毫筆使用的羊毛來自于無錫,除卻無錫羊毛,無一處羊毛能用。為了找到好原料,當年,于良英南下采購羊毛。成筆后,苦于沒有銷路,肩扛毛筆,乘坐公共汽車前往各地推銷。說盡好話,放在別人筆鋪中若干,卻是要等到年底才能結(jié)賬。

  爺爺于良英孤獨的背影,成為年幼的于永杰最深刻的記憶。在那間窄窄的瓦房之中,無論春夏秋冬,爺爺總是在靜靜地忙碌著。夏天,爺爺?shù)暮顾富ò椎念^發(fā),他不顧汗水流淌,雕像般一根一根地挑揀著細微的羊毛;冬天,爺爺水里出進的手,總帶著扎目的冰碴子。

  “那時候小,不懂爺爺為何要這么辛苦地做筆。等我也在靜靜地做筆,才明白爺爺不是在做筆,是在享受骨子里那種淡漠、寬忍、平和的做人之道?!庇谟澜茴D悟。

  絳州毛筆有八十多道工序,一岔筆制作周期就得二十多天。毛筆制作流程繁瑣、嚴謹、難以掌握,當今新絳青年無人愿意涉足該行。25歲的于永杰,堪稱是全國手工毛筆制作行業(yè)中,年齡最小的從業(yè)者之一。

  “我上學時不專心,爺爺說,上學也是為了將來干工作,你不如跟爺爺學做毛筆,也是一份工作,而且是一份修心養(yǎng)性,與文化藝術(shù)密切的工作。我想也是,初中畢業(yè)后,就跟著爺爺學起了做毛筆。”于永杰這樣解釋自己的學藝初衷。

  精選料,分辨材料,毛筆有狼毫、兼毫、羊毫等幾大系列,粗光峰、細光峰、極品雞狼毫……什么樣的毛用在什么地方,能寫什么字,須要一一洞悉。

  水活有挑羊毛、浸羊毛、羊毛梳片、齊羊毛、合羊毛……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操作,有些工序必須屏息凝神連貫完成,否則一不小心,整好的毛就被衣襟帶起,四散開來,這樣就前功盡棄。

  三年下來,于永杰不堪其累,實在不想學了。有同學朋友過來喊他出去玩,他就會悄悄離開。

  爺爺發(fā)現(xiàn)后,嚴厲地訓了他:“學什么,都要堅持下去,做筆和做人一樣,不要敷衍了事,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?!庇谟澜苈爮牧藸敔?shù)膭窀?,在爺爺?shù)膬A力教授下,共用時5年,學會了水活和干活技巧。爺爺很少夸他,一次仿佛無意說起:“有些工藝,你做得比爺爺好?!甭牭竭@句話,于永杰笑了,5年苦學,值了!

  今年2月,于良英老人離世,臨終前留下家訓:“好好做筆!”

  銷路有限 價格制約

  2009年,新絳縣將兩家筆莊的毛筆制作工藝向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進行申報,并順利入圍。

  政府的重視,讓在困頓中堅守的兩家筆莊,看到了希望。

  兩家筆莊盡管名聲在外,各地書畫家求筆者眾多,但多年來并沒有致富。他們窮其精力,細心制作的毛筆,每支最貴只能賣十幾元錢,即便是套筆,也不過百余元。另一方面,毛筆制作原料昂貴,一斤毛漲到了幾千元之多。

  就拿“于良英筆莊”來說,于善民、于永杰父子倆一月最多做二百余支筆,年產(chǎn)量不過三四千支。一年下來,父子兩人所得,不過是一普通出外打工者的收入。這樣的經(jīng)濟效益,只夠維持基本生活。

  想要擴大經(jīng)營,擴大產(chǎn)量,就要吸引學藝者,但這個基本發(fā)展思路,需要解決不少難題。

  首先,毛筆制作的學藝時間過于漫長,掌握技術(shù)還需要有悟性的人。于善民從父親于良英那里,學了干活,半路學藝的他,對此深有感悟:“毛筆制作是手工活,沒有標準,全憑活學活用,經(jīng)驗和悟性分外重要,有的人學三五年依然做不了毛筆。一支筆,太軟,就如人沒有骨氣,寫不出有血性的字來,太硬,下筆糙而澀。筆中要加入彈性的材料,加多少,加什么,不是師傅教的,全是自己悟出來的?!?br/>
  這樣的難度,讓初學者一聽便望而卻步。“主要是經(jīng)濟效益低,沒人愿意來學,二是在學習中,要浪費大量的羊毛狼毫,沒有幾斤毛,學不出來。作為一個小手工作坊,培養(yǎng)一個學徒付出如此高成本,收益難以保證。”于永杰坦言。

  當前,由于現(xiàn)代化辦公的普及,毛筆的市場份額很小?!胺e文齋筆墨莊”、“于良英筆莊”的毛筆,多為省內(nèi)外的專業(yè)人士購買。真正懂毛筆的書畫家,畢竟是少數(shù)。也就是說,新絳毛筆的市場范圍非常有限。

  手工毛筆制作只能是作坊式生產(chǎn)?年輕的于永杰,將目光投往了國內(nèi)其他地域此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模式。

  政府干預 艱難傳承

  2006年,第15屆亞運會閉幕式上,浙江湖州市書法家慎召民舞動巨型“湖筆”,寫下“和諧亞洲”4個大字。每年一度的湖筆文化節(jié)也讓湖筆名氣漸增。湖州市政府每年還拿出200萬元的專項基金來扶持湖筆產(chǎn)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傳統(tǒng)文化藝術(shù)的發(fā)展離不開傳統(tǒng)文化的使用,湖州市教育局規(guī)定,2010年起,所有小學必須設書法練習課。此外,湖州市政府投入7000多萬元在善璉鎮(zhèn)建成一座中國湖筆文化館。

  湖州市有近300家毛筆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和家庭作坊,一些筆莊抓住機遇,改做禮品筆,網(wǎng)絡銷售、各地開分店,占領(lǐng)了大多市場份額,最突出的一個筆莊年產(chǎn)值達到700萬元。

  不過,后繼乏人是全國普遍存在的現(xiàn)狀。湖州最大的制筆廠善璉湖筆廠現(xiàn)有職工88名,一些老工人相繼離世,每月僅千元的工資又難以留住年輕人。2009年,湖州市政府出臺政策,對簽約學徒工,每月提供1000元補貼,報名者只有10人。

  政府發(fā)力,可以讓文化得以延續(xù),但能否使行業(yè)重新繁榮?仍然是個問號,時間將最終給出答案。

  縱觀全國手工毛筆作坊,除卻湖州,大多在孤軍奮戰(zhàn),苦苦支撐。新絳毛筆的凋零,絕不是孤例。如何讓傳統(tǒng)得以傳承,而不是失傳?是當前新絳毛筆面臨的一大命題。

  科技,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捷便利,它在推動人類前行的同時,讓傳統(tǒng)文化的功能,正在逐漸淡化。
分享到:
         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(wǎng)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(wǎng)站專稿,如須轉(zhuǎn)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(wǎng)”水印,轉(zhuǎn)載文字內(nèi)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(wǎng)”,否則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(wǎng)絡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!
相關(guān)資訊:
現(xiàn)代名家作品推薦
關(guān)于我們 | 本網(wǎng)動態(tài) | 專家顧問 | 藝術(shù)顧問 | 代理合作 | 廣告服務 | 友情鏈接 | 聯(lián)系方式
Copyright © 1998-2015 中藝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
電信與信息經(jīng)營證: 粵B2-20060194 全國統(tǒng)一服務熱線: 400-156-8187